提高意识 加强防范 保障健康 关爱生命
-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5-03-01来源:未知点击:0次
提高意识 加强防范 保障健康 关爱生命 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提高意识、加强防范、保障健康、关爱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面对这不可重复的宝贵生命我们唯有珍视它、保护它。而提高意识、加强防范、保障健康是关爱生命的前提。学生健康教育工作一直都是中央到地方各级十分重视的大事。我校更是十分重视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这涉及到每一位在校学子的青春年华。在3月23日德阳市学校安全工作会上通报,在过去的2006年,德阳市教育系统因溺水、交通事故等原因失去了38名师生的生命,今年截止到3月23日全市教育系统又因交通事故、溺水等原因被夺取了11名学生的生命。所以,如何提高意识、加强防范、保障健康、关爱生命刻不容缓。 为了继续巩固和深化三月份养成教育活动月的成果,继续强化养成良好健康的卫生、生活习惯,从而实现保障健康、关爱生命的目的,今天在这里就学校在四月份将组织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月向同学们提出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保障健康首先是身体健康。 保证身体健康一是要增强食品安全意识,防止食物中毒,保障其健康安全是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去年我市中小学生也曾经有中毒事件发生,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保障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我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学校食堂和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大对学校食堂的督查力度。经过学校和食堂的共同努力,学校食品卫生状况得到显著改善。确保了我校食品卫生安全。 但在我们校园周边,一些以学生为主要销售对象的小饮食店、流动食品摊贩仍不同程度的存在,所售食品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给广大学生的食品安全带来了很大隐患。就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注意: 1、为了学生的饮食安全,广大家长要合理安排好孩子的一日三餐,在选择就餐饮食店时要注意其场所环境和卫生条件,察看是否有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明,便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广大中小学生要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的行为方式,不吃零食,不在小摊小贩和小商店购买劣质的“三无”食品,彻底远离流动摊点上的油炸食品和烧烤食品,不在卫生差、无证经营的小饮食店就餐,防止并从口入。 学校希望广大学生能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远离小摊小贩,拒绝有害食品,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 保证身体健康二是要均衡营养,适当运动。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坚持适当运动,才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据报道,某市疾控中心对50多所市属中学六万多名学生进行监测后发现:中学生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居然高达34.78%,超重和肥胖发生率为17.17%,贫血发生率为15.73%。疾控中心有关专家认为,缺乏营养知识,对平衡膳食不够重视,是造成学生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三分之一的学生营养不良呢?饮食习惯不好是其重要原因。 1、对青少年要保证每天一袋牛奶和500克蔬菜、水果的量(其中蔬菜400克,水果100克),青少年是长身体时期,牛奶可以补充食物中相应缺少的钙和优质蛋白质,而蔬菜、水果可以补充所需的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它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预防癌症的年轻化侵袭。 2、是中学生不能坚持每天吃早餐,原因多是“早晨起来太迟了”或将“早餐钱省下来买零食”,而且学生对早餐的重要性认识也不够,有部分同学认为早餐不太重要。 3、午餐的情况也不理想。学校有部分同学长期来不吃午餐。用一些饼干、方便面之类的食品代替中餐,还有相当多的同学挑菜吃饭,不愿意吃蔬菜,或者不愿在学校食堂里用餐,宁愿去吃校门外的小吃,长期下去将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专家指出,因膳食不平衡,现在我国11岁至14岁的青少年平均身高已经比日本同龄人矮2-3厘米。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公布的全球十大垃圾食物希望我们最好不吃,特别是青少年更要注意,这十类食品是:油炸类、腌制类、饼干、汽水可乐类、方便类食品等。正确的膳食应该是每天喝一袋牛奶、食用250克至350克碳水化合物、吃高蛋白食品、粗细粮搭配好、要吃上500克的蔬菜和水果等。另外要注意坚持适当的运动,这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今天主要向大家谈谈怎样保持稳定愉快的情绪。 简单地说,情绪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主观的、某种精神反应。对青少年来说,他们虽然比孩童的情感要深一些,复杂一些,但他们并不能完全驾驭自己的情绪,不能象成人一样保持稳定,平静的心情。调查显示,只有37%的学生能经常表现比较稳定的情绪状态,较好地控制自己;大部分学生好激动,情绪忽冷忽热,甚至有22%的学生经常表现出“喜怒无常、很难全神贯注于某件事”,有27%的学生“有时无缘无故地很想大喊大叫”,有90%的学生“不如意时常摔东西或毁坏东西”,一半以上的同学时常被一种莫名其妙的孤独感、焦虑感、苦闷感、空虚感所笼罩。对于青少年来说,有一定的情绪波动是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表现过于强烈、引导不利,就容易造成心理失衡,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许多心理学测验也证实,当一个人情绪好的时候,往往会精神振奋、干劲倍增,思维敏捷,效率提高;反之,则会无精打采,思路堵塞,效率下降。 怎样才能保持健康稳定的情绪呢?笼统地讲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用理智调节情绪。一个人能否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用理智来控制支配自己的情绪,这是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从心理学角度看,人们许多不愉快的情绪,多是“自寻烦恼”的结果。青年人一定要正视现实,全面地多角度地看待问题,保持开阔的胸怀和乐观开朗的性格。 二、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心理健康的青年人,有高尚的志向理想,有远大的奋斗目标。他们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个人生命的整体认识和根本态度,因而不计较个人得失,名利大小,不会因为遇到一件小事,就悲观失望或高兴得发狂。他们能让自己的情绪按照正常的轨道前进、发展。 三、要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例如,面对刚刚结束的月考,有的同学喜悦,有的同学懊悔,有的同学通过这次考试树立了信心,有的同学去丧失了勇气,诚然,分数对正在苦学的高中生来讲的确很重要,但你现在是否想过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建立起良好的心理情绪。 一次考试的成功与失败,只能反映你以前的学习情况,但不能代表和决定你的将来。每个人几乎都会经历失败的痛苦,都会感到过己不如人的沮丧,但我们谁也不愿把悔恨旧梦重温,谁也不能让时光倒流,如果你一味沉溺于过去失败的痛苦之中,那么错过的不仅是昨天的时光,还会是今天的机会。当然,取得一点成绩,也不要沾沾自喜,满足现状,只有继续努力,才会取得更大成功,总之,只有正确对待过去,既不要被眼前的成功所困扰,也不要被暂时的失败所屈服,要重整旗鼓,轻装上阵,积极的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这才是良好的心理情绪所必需的。 同学们,国外有句格言:“我是我心灵的主宰。衷心祝愿同学们掌握好自我情绪之舵,乘风破浪,在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最后,请德育处按照学校健康教育活动月的要求制定好切实可行的计划,作好相应的部署和安排;团委会、学生会、少先大队配合做好相应的协调、督促、检查、考核工作 ;各年级、各班级要将各项活动安排落到实处,务求实效。 老师同学们,保障健康最重要的就是具备健康意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关爱生命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防范。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每一位师生要充分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健康。只有健康、才有快乐、才有发展、才有一切。 四川省东电中学 张弛 2007年4月2日